行为主义是何人创立?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立者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著作?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详细可阅读华生的名著《行为主义》一书,这是是行为主义的宣言式著作。
虽然此后发展的一些新行为主义未必只重视行为的研究。
巴甫洛夫创立了行为主义吗?他是心理学家吗?
巴甫洛夫没有创立行为主义,他不是心理学家,而是生理学家。但他进行的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形成。
行为主义的疗法一般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有哪几种?
一般说有三种。就是
1.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详细而言: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能够解释人的很多行为。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或也会形成某种弊病。不良习惯、辍学或恐怖多由此形成。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弊病、恶习或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在治疗和咨询时可以使用反条件刺激予以清除和击退。行为主义关于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的消退、奖励、惩罚、反馈、模仿、替代强化等概念和原理,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疗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其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主要区别在与:前者是一个反映-刺激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刺激-反映过程。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反映可以用语言声音或手势代替具体的强化物。同时,在实际治疗中,只要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以惩罚,则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和建立条件反射一样,榜样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注意:榜样的特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2记忆:将榜样特征、内容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必要时再现。在保持过程中应不断再现榜样的表象。
3认同:学习者将榜样的特征纳入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自身人格的特征。
4定型:当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相对稳定建立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型态。
放松技术是行为主义疗法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问,你简明扼要的回答这一技术是怎么样的?然后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用于什么样的心理困扰?
放松疗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
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肌肉放松可分为全部放松和渐进放松两种程序,又可分为放松全身肌肉群的逐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两种形式。同时,按诱导方式又可分为直接放松和间接放松。在行为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逐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与紧张——放松的结合。这又称为循序渐进紧张放松法。
近年来放松训练发展了五大类型:(1)渐进性肌肉放松;(2)自生训练; (3)自我催眠;(4)静默;(5)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
[适应症]
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放松技术现在除了肌肉性放松之外,还有意象性放松技术等等.也比较有效.
肌肉性放松虽然广泛使用,不过美国较新的研究现在表明:肌肉性放松不要使用在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来访者人群,因为其之前的肌肉先紧张有可能使其心血管系统方面承受压力.对于这类来访者,使用意象性放松技术比较合适.
放松技术操作举例:
举例一:放松训练或是渐进式的肌肉放松都是一种先刻意紧张然后再放松的方式,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去区辨紧张与放松两种不同的状态。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很简单的、自己可以练习的放松技巧:
肌肉放松:
平躺在地板上,深深吸一口气并且停住。同时间将你的双脚、双手举起离开地面约30公分。紧绷你全身的肌肉,并且让这样紧绷的感觉停留大约5秒钟,然后将放下双手与双脚,随著气缓缓吐出慢慢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接下来,轻松的想像这自己好放松,松的好像要陷入地板里头一样。带著这样放松的感觉,从头到脚再体会一次,你的感觉如何?跟放松之前有没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呢?放松之前和放松之后肌肉的感觉又各是如何呢?而这样的练习可以同时再作几次。可将全身肌肉分别作练习。
举例二:每天用总体为十分钟的时间坐下,后作三口深呼吸。然后体会此时心境的平和感受和想象湛蓝、开阔的天空的景象。当这种感受消逝时,再作一到三口深呼吸,然后放松继续体会身心暂时放松的感觉。如此反复几次。
当你实际生活中遇见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心情时,你可以马上用练习的放松,也就是深呼吸三口,然后结合放松的感受回忆平时的放松体验和湛蓝、开阔的天空的景象。
系统脱敏技术是行为主义疗法的经典疗法,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得谈出这一疗法的一般适应症,同时简单扼要的叙述整个过程吗?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方向;(2)进行放松训练;(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什么是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是否存在区别?强化的具体实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好效果则此行为趋向于保持下来,效果不好则趋向于被消除。
强化有四种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负强化指为了去掉一个坏刺激,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出现而设立。
正惩罚则是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方法,往往是对方感到不快的刺激
负惩罚是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应用强化时要注意
给来访者某种强化时,要注意这种强化物对对方的影响。即强化物要适宜,要能够起到所希望的强化作用。
强化物的呈现要及时,意义要明确。
强化的标准要逐渐提高,强化的次数要逐渐减少。
例如:有些行为后果会使先前某种行为出现频率增加,这些后果叫强化;有些后果会使某些行为减少,这些后果叫惩罚。
“使我们快乐的事情是那些给了我们强化的事情”。(斯金纳)
比如,你饿了,你得到了你最喜欢吃的草莓冰激凌,这就是强化。但是你不喜欢吃这个,觉得特别冷,那么在你饿的时候故意给你草莓冰激凌就是惩罚。
正强化使行为的频率增加,是因为这种行为后面跟著奖励。比如学生在考试前努力学习就能够得到高分,这就意味著他们的学习行为被鼓励,这种鼓励使学生不断努力地学习。
负强化是把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消或者减少,这样也可以增加行为的频率。比如,小白鼠拉动线绳可以避免电击,它就会学会不断地拉线。我们在疲劳时,停止工作,休息几分钟,就会恢复精神,所以人们就学会了恢复疲劳的办法。
惩罚是使用某种方式使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减少。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消正面刺激。比如,打骂孩子,或者大声呵斥,减少奖励等等。
所以我们在使用强化的时候应该注意:有时为了减少不符合希望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强化,让这一行为慢慢消失。停止强化。比如,有的教师当著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以此作为这个孩子的惩罚。但是,也许教师没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得到了其他同学以嘲笑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注,于是教室情境使得本意上的处罚变成了强化。
实施惩罚的有效性是有限的,首先处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只能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发生率。所以,我们处罚爱打人的学生,还不如教他用别的方法去对付他所面临的受挫情境。第二,为了处罚有效,处罚必须是即时性和恒常性的。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尽快地惩罚孩子,而不是“等你爸爸回来”。而且惩罚还必须有一定的力度,并且是在每次这种行为出现的时候都给予实施,不能有时惩罚有时容忍。因为这样会把孩子的行为准则弄混,分辨不清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合乎希望的。第三,惩罚有消极影响。尽管我们的本意是消除或减弱不希望行为,但是容易让人把惩罚行为和行为本身联系起来。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玩耍,被惩罚后可能吃饭的时候会产生拒绝。而且,不希望的行为可以通过榜样而习得,比如,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学会打别人。第四,惩罚会产生消极情绪,比如恐惧和焦虑,强烈的消极情绪会干扰孩子学习恰当的行为。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用惩罚的手段,而提倡采用强化和负强化,来消除和减弱不合乎希望的行为。